close

如同標題

請看內文

擷取~文化產業期末~要點

但這裡所提及的並不是指原地踏步而不創新,任何一個產業若不經過創新思考,很難晉級至下一個層級,跨出原有的圈圈,就我個人為例,大一加入系學會,在剛開始若要舉辦活動,都是跟著學長姐們的腳步,一步一步的學習,他們所舉辦的活動,例如:家聚[3]是他們從前面傳下來的傳統,他們檢討會的內容,就是他們的經驗,而在我們當家做主時,卻依然如同他們一樣,跨不出這圈圈,無法將活動求新求變,也讓學會無法受到系上同學的重視,經營學會就如同經營社區,經營個文化產業般,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實務實習。

要讓系學會變成一個文化產業,如何做,又要怎麼做,他又為什麼要成為文化產業,最後,或許會有人問,文資系學會是產業嗎?

文資系學會為什麼不是產業?它是個社團,但社團就像個縮小的社會公司,在這之中,我們像系上同學收取會費,並且以其用之於系上同學身上,辦理對內活動,使學長姐學弟妹們彼此認識,更透過戶外活動讓同學們除了唸書外也能夠出來活動身心,協助籌組系籃、系排及系桌,參與對外比賽,提升系知名度,除此之外也辦理對外活動,如:文資週、雲藝市集,提升自我知名度,另外推行班及學會制度,透過同學參與學會一同舉辦活動,培養認同感及成就感,從系所自我認同開始,讓學會產生魅力,同學才會因此熱烈參與學會活動及事務,學會所生產的東西是無形的,活動能力、領導能力、企劃能力…等,所以我認為學會是個產業。而背後所擁有的文化意涵,是上課學不到的,而學會要轉型成文化產業,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要讓一個地方產生魅力,並不是一朝一系的,更何況是這個汰換率極高的社團活動。

要如何實行轉型,我認為,以現有學會層面,很難進行創新,因為我們跨不出既有領域,又何來創新,唯有提昇自我之條件才能創新,除透過參與校外活動及營隊,提升自我能力外,透過學習複製,能夠激發我們思考,然後再創新,與其他學校社團互相交流,拓展校外人脈,在這裡,強調吸收新知,畢竟學校內之社團彼此重複性太高,互相學習的成效有限,若能與全國性社團學習交流,必能跳脫出現有範圍,進而帶動學校社團發展,如此一來,文資系之地位將與之提升。就現實面而言,所上研究生多數為社會上與文化產業有相關之實務人才,先與之學習才是前進的開始。

學會現在所面臨之缺點在於無法吸引系上學生,主要原因多以學會無法給學生們一種「想要好」的信念,而學會的性質也不是學生們的興趣所嚮,當人們面對興趣缺缺的事物,又怎麼會想參與呢!如同辦理社區營造一樣,對居民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又何必要浪費力氣參與呢!要怎麼吸引學生們的目光,是很重要的,我們所舉辦的活動若有利於他們,自然而然大家都會跑出來參加,根本不用三催四請的,很明顯的例子:家聚,只要有得吃,系上參與率都會特別高,以今年初所舉辦之期末家聚而言,我們拿掉了食物的誘因,很明顯的,參與的人就比往年少了許多,如何克服這種狀況,會是學會未來所面臨最重大的問題之一。

實地進行會是最困難的事情,但不經過地獄怎會到達天堂,應先從學會幹部之態度著手,且需培養團隊合作,學會是個團隊,若有人因此而偷懶,會使團隊造成很大困擾,培養幹部做人處事之態度,避免過度驕傲自信,策劃活動方面,我認為現有之活動應予以保存,並在策劃時使之具有故事性,創造故事增添活動色彩,接著改掉以往吃吃喝喝之型態,回歸本質,作學生彼此之交流,並且以有意義之活動取代,進一步形塑為系上傳統,再者,觀察系上之事務,定期實地走訪班級間進行學會意見調查,發行系上刊物用以提昇學會於同學心中之地位,除了使同學了解內部作業外,也能夠知道系上事務以及未來將要舉辦之活動,達到宣傳之作用,另外,學會經費有限,應與校外廠商合作,洽談彼此合作事宜,為系上同學謀取福利,若能達成此目的,就已慢慢跨出改變的第一步,如此一來學生對學會之觀點會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

吳意琳《史前館電子報》 88期(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劉維公/2007.《風格競爭力》。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小劍劍&開朗少男的奮鬥史@~

http://tw.myblog.yahoo.com/apple57655765-lui1981520/profile



[1] ~@小劍劍&開朗少男的奮鬥史@~http://tw.myblog.yahoo.com/apple57655765-lui1981520/profile

[2] 這裡電鍋為傳統大同電鍋,非電子式電鍋

[3] 家聚:指系上同個號碼的學長姐及學弟妹們彼此的聚會,熱絡彼此間的情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15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