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物學請到大陸教授:劉慶柱先生;李毓芳教授

今天的演講

替項羽平反了,他其實沒有燒阿房宮

因為

阿房宮連蓋都沒蓋好,他想燒也沒地方燒阿~



根據考古資料如下



轉自中國社會科學院



(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即明确记述了朝宫建筑在阿房这个地方,故后人称之为阿房宫。在西周就有阿房之称,西周铜器铭文中有“ 京”, 从房声,房、方、旁音近,可以通用。阿房是地名,而阿是名词词头,无实际含义。有的学者推测, 京乃宗周(镐京)旁之京,最先指丰,其后向北扩展,甚至向东扩展到镐之北,仍沿旧名称 或旁;周末或春秋时人称方;战国及秦称房或阿房。 而在渭河以南,丰镐遗址东北,恰有一庞大壮观的秦代建筑夯土台基,面积达54万平方米,该处即应为现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

(2)《水经注•河水》:“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经考查,这里的“池水”指西周已有的“彪池”。彪池位于现在的沣镐村西,位于王寺村西南约二里有余。虽历经沧桑,但是,彪池低洼的地势仍能看清,而彪池水向北恰流经一东西向规模宏大的夯土台基之西面,该处夯土台基为现认阿房宫前殿遗址。

(3)《史记》载,阿房宫前殿建筑在秦上林苑中,其规模巨大、气势磅礴“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这里司马迁描述的只是阿房宫前殿的核心宫殿建筑之规模,而前殿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基之规模就更大了。根据考古调查,自渭河以南,秦岭以北,只有现认的前殿夯土台基最大(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地面以上现存部分高9米)。

(4)在现认之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北约1公里处有一宋代以后出现的村庄,称为“阿房村”,而该称谓的由来,是源于现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

(5)文献中关于“阿城”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其载:“举籍阿城以南,••••••”师古曰:“举计其数而为薄籍也。阿城,本秦阿房宫也,” 又据宋敏求《长安志》载:“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该书又引《十六国春秋》载:“苻坚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上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梧桐数千枚于阿城,以待凤凰之至。”《旧唐书•高祖本纪》载:“乙亥,命太宗自渭屯兵阿城,陇西公建成自新丰趣霸上。”

在考古勘探和发掘中,已清理了存于现认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北部的“阿城”北墙遗迹。前殿西部和东部因有村庄覆盖,不能发掘。故已无法找到“阿城”之西墙和东墙的遗迹。但据当地群众反映在解放以后还看到过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同样,在台基东部亦存在上述遗迹。故我们认为群众反映的遗迹现象应为:“阿城”之西墙和东墙。又,在现认的前殿夯土台基南部勘探和发掘中未发现南墙的遗迹。这样考古的调查、勘探和发掘之“阿城”资料与文献记载的“阿城”资料是一致的。

综合上述,现认的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就是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之夯土台基。

2.阿房宫前殿遗址未发现被火焚烧的痕迹

自2002年10月至今,考古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试掘和发掘了3000平方米,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被村庄覆盖之处,除水泥地和砖铺地之外,在花池内、羊圈中、房屋间的空地中等等均进行了密集勘探)。未发现一处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亦与《史记》记载相亦一致。

传说中认为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焚烧。这种说法未见于《史记》记载。与

此相反《史记》中却有项羽火烧秦都咸阳宫殿建筑的记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即项羽当时对咸阳采取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又《史记》中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在这里司马迁也没提到项羽烧阿房宫。

考古工作者在秦都咸阳第一、第二、和第三号宫殿建筑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宫殿建筑遗址被大火焚烧的痕迹。由此看来,项羽当时烧的是秦都咸阳宫,而未烧阿房宫,起码阿房宫前殿遗址没有遭到大火焚烧。

3.阿房宫前殿遗址没有建成

(1).根据考古勘探和发掘资料,前殿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因为:

A.勘探和发掘中仅发现了台基上面的“阿城”城墙遗迹,墙顶部有建

筑,其倒塌堆积中含有大量的秦、汉板瓦片和筒瓦片及少量瓦当。

B.勘探和发掘中,没有发现前殿夯土台基上面的秦代宫殿建筑遗迹,

即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的墙、殿址、壁柱、明柱、柱础石及廊道和散水及窖穴、排水设施等等。

综合上述通过考古工作发现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只建成了北墙、东墙和西墙。

(2).文献中记载秦阿房宫没有建成

A.从修建时间上来看秦阿房宫不可能建成

《史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而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阿房宫的修建工作停止,全部人力调去修建陵墓。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四月,復作阿房宫。”而公元前207年二世自杀。阿房宫的修建工作也就寿歸正寝了。这样阿房宫的修建工作前后最多为四年的时间。从当时的生产工具和运输工具来看,能把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长1270米、宽426米,面积54万平方米,高12米以上)建成就已实属不易了。按《史记》中描述的阿房宫前殿的主殿“东西500步,南北五十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之宏伟规模,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是很难建成的。

B.文献记载中,从秦始皇晚期至秦二世到秦王子婴的全部政治活动在咸阳宫或望夷宫,而均与阿房宫无关。

《史记》载:“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復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聽事,群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又载秦二世的办公地点在望夷宫。“遣樂将吏卒千馀人至望夷宫殿门,••••••二世自杀。”又载子婴之活动地点在咸阳。“子婴遂刺杀高於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壐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馀,诸侯兵至,项籍为從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 從上述不难看出,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的政令活动均在咸阳或望夷宫,与当时秦始皇当朝宫来修建的阿房宫前殿没有任何关系。这从侧面反映出阿房宫没有建成。若阿房宫建成了秦始皇首先就会从咸阳迁到阿房宫前殿来办公了。

C.《史记》和《汉书》明确记载阿房宫没有建成,前殿亦没有建成。

《史记》载:“於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镐,豐镐之閒,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做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秦始皇原来打算阿房宫建成后再从新选择美好的名子定名,因未建成,此愿望落空。因在“阿房”这里 建筑的宫殿,所以天下人称之为阿房宫。

《史记》载,二世(元年)四月,復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二年)冬天,因赋税、劳役繁重,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全国大乱,形势无法控制。於是左、右丞相和大将军建议立即停止阿房宫的修建工程。《史记》载:“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衆,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然而秦二世并没有接受他们三人的建议,说“••••••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竟,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閒,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 不但阿房宫的修筑工程没有停止,秦二世还把两位丞相和一位将军送交司法部门处理。结果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自杀,左丞相李斯成了阶下囚。可见当时阿房宫并没有完工,工程还在继续进行。(三年)秦二世自杀,阿房宫的修建工作也就停止了。

《汉书》中亦明确记载阿房宫没有建成。秦“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上述种种文献记载,充分说明了阿房宫没有建成,考古资料进一步表明阿房宫前殿根本就没有建成。

4.阿房宫考古队今后的工作

阿房宫没有建成,那末阿房宫考古队是不是就该解散了呢?回答:否!

考古队首先要搞清现在地表上尚存在的传说中的“上天台”遗址、“磁石门”遗址、“烽火台”遗址与阿房宫前殿遗址是什么关系?其次还要搞清阿房宫前殿周围有无附属建筑?再者,因阿房宫建筑在上林苑内,那末上林苑中的哪些宫殿建筑当时是属于阿房宫的建筑?当然这项工作非常艰难,但是要搞清阿房宫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彻底揭开阿房宫的神秘面纱,给国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再困难的工作也要去做。这是考古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背景资料:

据《史记》中记载说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在《阿房宫赋》中慨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认为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是在项羽农民起义的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的。 然而,考古工作者在对秦阿房宫遗址前殿发掘中,并未发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而此前考古人员在秦咸阳宫(秦始皇在咸阳仿造六国宫殿建造的庞大建筑群)发掘中,却发现了大量的火烧痕迹,证明了这里的秦代宫殿确实被火焚烧过。





所以以考古資料可以證明

阿房宮還未建成,秦朝就滅亡了

而項羽也不可能燒到阿房宮





這是考古資料證實的喔

請大家慢慢的接受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per15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